Dirk vs. TD  

在達拉斯小牛延長賽惜敗給孟斐斯灰熊後,確定將以第八種子晉級季後賽,也代表馬刺與小牛這兩支德州勁旅將進行 14 年來的第六度交手,也很可能是 20 世紀初位列四大前鋒的「石佛」 Tim Duncan 與「司機」Dirk Nowitzki 生涯在季後賽的最後一次對決。

相較進入聯盟就是完全體、生涯前 10 年就拿下四個冠軍及兩座 MVP 的 Duncan,來到美國時還很青澀的 Nowitzki 則是慢慢隨著當時的弱旅小牛成長,小牛在 20 世紀初先以三劍客的陣容成為一方之霸,然後隨著 Nowitzki 的成長在 2006 年首度殺入總冠軍戰,雖然鎩羽而歸但之後終於在 2011 年捲土重來拿下冠軍。而該時馬刺正處於球風與球權轉移的陣痛期,保持三巨頭為核心之下,馬刺慢慢的補齊其餘配角,一干年輕小將如 Kawhi Leonard、Tiago Splitter、Danny Green 等人都順利的銜接上來,進而再度重返列強之顛,並更於上季重返暌違六年的總冠軍戰,本季更眾志成城拿下 62 勝的聯盟龍頭戰績,在教頭 Greg Popovich 的妥善分配球員上場時間下,成為一支人人皆兵的勁旅。而小牛卻在 2011 年奪冠之後,選擇打散了奪冠核心,在去年終止連續 12 季的季後賽紀錄後,老闆 Mark Cuban 為核心老將 Nowitzki、Shawn Marion、VInce Carter 找來九位新隊友,在教練 Rick Carlisle 的運籌帷幄下,搭配 Monta Ellis、Jose Calderon、Samuel Dalembert 的加入,也拿下重返季後賽的門票,只是相較於東區第三暴龍的 48 勝戰績,拿下 49 勝卻得以第八種子艱辛的挑戰聯盟龍頭馬刺。

雖然說球是圓的,但例行賽橫掃小牛的馬刺,面對小牛聯盟第二的進攻效率(小牛ORtg: 111.2 聯盟第2 )也不遑多讓(馬刺 ORtg: 110.5 聯盟第7),而馬刺的防守效率(馬刺 DRtg: 102.4 聯盟第三,先發五人的防守效率是恐怖的 87.5 分)則是遠遠拋開小牛(DRtg: 108.7 聯盟第22),小牛或著可以說是 16 支季後賽球隊中防守最差的球隊,這使得馬刺可以使用一樣高效的進攻整治小牛一番,而小牛面對馬刺的防守可能會陷入困境。從例行賽四場比賽的結果來看,馬刺四場中的最低分是 109 分,平均勝分達 11.5 分(小牛對馬刺的 DRtg 更高達 115 分),而更拉遠一點來看,從 2010 年 12 月後,兩隊過去的 15 次交手,小牛只拿下過兩場勝利而已,整個對戰的態勢天平完全往馬刺這方傾倒。

對馬刺而言,保持磨練整個球季的打法、以戰養戰,並讓本季因傷多有休息的主將 Tony Parker 好好找回狀態,不過馬刺老教頭 Popovich 並不會輕敵,馬刺也敬佩小牛的得分爆發力,「他們有很多得分手,」本季有望角逐年度第六人的 Manu Ginobili 說:「他們真的夠準,他們是聯盟最準的球隊之一,他們各個位置都有射手,進攻上他們是很大的威脅。」而小牛部份,則也抱持希望,畢竟小牛的進攻絕對擁有對轟的本錢,七個人得分超過 7.9 分、三分命中率高達 38.4%(聯盟第二)、三分命中場均 8.8 顆(聯盟第八)、命中率 47.4%(聯盟第四)、失誤率 12.7(聯盟第六),在 Nowitzki 與 Ellis 兩門大砲帶領下,小牛只能期待用進攻戰攻下城池。

儘管,防守有點慘澹的小牛可能會轟輸馬刺。(九個人得分超過 8.2 分、三分命中率 39.7% 聯盟第一、三分命中場均 8.5 顆聯盟第12、命中率 48.6% 聯盟第二、失誤率 13.5 聯盟第 12)

因此整個系列基調可能是馬刺的進攻火力展示,以及小牛利用他們上乘的進攻武器來試圖破解馬刺的防守體系。

無論如何,這場對決在進攻上絕對是非常精彩,而回到 37 歲的 Duncan (在第三戰將滿 38 歲)與 35 歲的 Nowitzki 的對決,也或許是見證一個大前鋒世代的告別。

就雙方陣容對位

先發控球後衛:

Tony Parker 31歲 / 16.7分 / 5.7助攻 / 49.9%命中率

Jose Calderon 32歲 / 11.4分 / 4.7助攻 / 44.9%三分命中率

控球位置上,是馬刺的強項,雖然 Parker 本季可能因為歐錦賽的出征,使得本季狀況不若去年大有競逐 MVP 聲勢的表現,也讓 Popovich 有一陣子強制讓 Parker 好好休養,但這一切就只為了讓 Parker 可以在季後賽歸位,畢竟身為王牌的他,攸關馬刺能否順利挺進到六月的季後賽。但其實 Parker 仍是寶刀未老,本季的成績低落可能是場均上場時間過少導致的假象,換算成場均 36 分鐘的話仍有 20.4 分、7 助攻的表現,他本季得分超過 18 分時馬刺戰績 26-4,若傳超過 6 次助攻則戰績更提高到 30-8;但最讓人安心的莫過於他關鍵時刻的演出,在關鍵時刻(最後五分鐘、差距五分的比賽),Parker 的場均得分是排名聯盟第六,僅次於 James Harden、Kyrie Irving、Kevin Durant、LeBron James),而他的切入破壞力,恰巧會造成運動能力較差的小牛後衛 Calderon 極大的麻煩,Parker 在例行賽對陣小牛的三場比賽中,場均 23.2 分。

對位的小牛主控 Calderon 風格則迥異於切入得分型的 Parker,Calderon 屬於傳統的地板型後衛,擅長組織、低失誤,以及一手神準無敵的三分球。雖然本季因為小牛球權主要都在需要更多持球時間的 Ellis 手上,使得 Calderon 的助攻次數下降到新人年來的最低 4.7 次,但 Calderon 優異的控球能力,可以控場、也可以稍微平衡 Ellis 的切傳風格,加上他的三分能力,可以成為小牛在 Nowitzki / Ellis 的檔拆戰術後,外圍的長程砲火。然而問題就在於 Calderon 的橫移過慢,面對 Parker 甚至是馬刺替補的 Patty Mills,都討不到便宜。這也使得小牛可能會更多的使用當年 Parker 口中所稱「討厭的後衛類型」:Devin Harris。

替補控球後衛:
Patty Mills 25歲 / 10.2分 / 42.5%三分命中率
Devin Harris 30歲 / 7.9分 / 4.5助攻

或許小牛唯一可以與 Parker 對位造成破壞的就是 Harris 了,一樣是屬於速度流的 Harris,可以在 20.5 分鐘的替補時間內創造出 8 分 4.5 助攻的表現,他不但可以與 Ellis 搭配加快小牛的攻速,也能出任二號位置與 Calderon 搭檔,許多小牛迷都期待他能夠再現當年給予 Parker 麻煩的能耐。

而接替 Parker 替補控球時間雖然是 Mills,但馬刺的實質第二控球其實是 Manu,但控衛身材、二號靈魂的 Mills 已經用他快狠準的三分火力站穩位置,板凳出發的他熱機超快,他與 Parker 這種刁鑽的後衛往往造成小牛後廠防守的大量崩盤,在例行賽的第四場對戰,遞補 Parker 先發出陣的 Mills 就砍下 6 顆三分球拿下 26 分。

控球位置上,小牛得去試圖降低 Parker 造成的破壞力,或許利用 Harris 給 Parker 防守上麻煩是個方式。

兩翼

先發得分後衛

Danny Green 26歲 / 9.1分 / 41.5%三分命中率

Manta Ellis 28歲 / 19分 / 5.7助攻 / 45.1%命中率

先發小前鋒

Kawhi Leonard 22歲 / 12.8分 / 6.2籃板 / 1.7抄截 / 37.9%三分命中率

Shawn Marion 35歲 / 10.4分 / 6.5籃板 / 1.2抄截

兩翼位置拿來一起討論,是因為在這個系列中,身為馬刺的第一大鎖 Leonard,並不會拿來主要對付小牛第一得分主將 Nowitzki,而是將來箝制 6 呎 3 吋的小牛發動機 Ellis。

Ellis 在季前放棄公鹿三年 3600 萬的薪水,主動來投加入小牛,就是希望可以在一支可以贏球的球隊好好表現,而他也拿出高效率的命中率洗刷了公鹿時期的鐵匠惡名,更擔任小牛主要的擋拆發動者,以 5.7 助攻成為小牛助攻王,他與德佬的擋拆搭檔更是小牛的主要進攻利器。而身為陣中少數的切入好手,Ellis 更是在本季徹底的解放火力,他的切入次數與切入得分都是聯盟榜首,或許 Nowitzki 是球隊精神,但在德佬口中被稱做「小牛 Parker」的 Ellis,他的切傳火喉更關乎小牛能在這系列走得多遠,畢竟 Ellis 的切入亂刀流打法,可能是馬刺最頭痛的類型球員。

而讓 Leonard 來對付 Ellis,也是最正確的選擇了,也可能是系列的關鍵,因為切斷 Ellis 可能就代表切斷小牛的進攻。Leonard 在這個系列可能得從 6 呎 3 吋的 Ellis 防守到 7 呎的 Nowitzki,「他們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球員,」Leonard說:「不僅這個系列、這個球季,我都手過這兩種球員,這對我而言並不陌生。」Leonard 在去年總冠軍賽的驚豔演出,已經預約了他是馬刺的未來希望,雖然季初表現普普、又加上因傷缺陣,讓人不禁懷疑是否對 Leonard 抱持太大的期待,但隨著 Leonard 復出後的強勢表現,Leonard 在場上時馬刺每 100 次進攻多拿 10 分,他籃板與抄截帶來的能量,是馬刺擊潰小牛防守的重要武器。

因為小牛在攻守轉換上的防守,是屬於聯盟後段班的,而會造成攻守轉換情況,就是造成對手失誤或是搶下籃板後所發動的快攻,而小牛發動機 Ellis 切入後的傳導,本來就有高失誤的風險(場均失誤 3.2 次),在面對身高與手臂長度都高他一截的 Leonard,小牛很可能因此付出代價。Leonard 場均 1.7 次抄截是聯盟第 11,抄截率更是聯盟第六。而 Leonard 不論打三號還四號位,他的籃板火力都非常驚人,加上小牛殘破的籃板能力(進攻籃板排名 22 名、防守籃板 23 名,總籃板第 26 名),使得馬刺在搶下防守籃板後的快攻,或是靠著進攻籃板的二波攻勢,都很有可能給小牛防守上的壓力。

而小牛另一個防守上的問題,陣中擁有 Calderon、Ellis、Nowitzki 三位不算頂尖防守者的小牛,面對聯盟顯學的擋拆進攻,為了掩護隱藏後場雙衛(Calderon/Ellis)的防守漏洞,教練 Carlisle 選擇防守策略為擋拆後隊上的控球與大個子繼續壓迫持球者,避免在後衛位置上失分,而禁區部份就靠其餘防守球員去協防,去阻止對手長人順下進攻禁區;但這某一程度上放棄了高位的長人投射,也因為協防禁區使得外圍可能造成空檔,這可以從小牛在中距離的失分以及三分球的防守都處於聯盟後段的數據上,發現端倪,而馬刺在外圍佈滿長槍火砲自不待言,而 Duncan 若能在高位好好投進那些空檔,勝負或許會提早底定。

而 Green 擺脫季初的低迷,三分命中率最後倒吃甘蔗的回到 41.5% 的高命中率,他的三分與防守只要維持水準,就能夠給予小牛重擊,他例行賽對小牛總計 20 投中 12 的三分命中率。而小牛會以 Ellis 來防守 Green,或許只要逼迫讓 Green 持球往禁區攻擊,就能夠成功的化解 Green 帶來的威脅。

Marion 不知不覺已經從那個飛天遁地的 Matrix 變成 35 歲的老將了,雖然防守與籃板還是有兩把刷子,但面對差不多身型、也與自己年輕時一樣是個體能充沛的防守與籃板好手 Leonard,Marion 或許在這個系列不會有太多發揮空間。

替補鋒衛

Manu Ginobili 36歲 / 12.3分 / 4.3助攻 / 34.9%三分命中率

Marco Belinelli 27歲 / 11.4分 / 43%三分命中率

Vince Carter 37歲 / 11.9分 / 39.4%三分命中率

Jae Crowder 23歲 / 4.6分 / 33.1%三分命中率

Wayne Ellington 26歲 / 3.2分 / 42.4%三分命中率

Ginobili 在歷經去年跌跌撞撞或是說慘不忍賭更是讓親痛仇快的季後賽後,本季徹底反彈,在自新人年後生涯最低的上場時間(22.8分鐘)下,得分跟命中率竟都雙雙上升,也打得更加洗煉老成,他在場上時,馬刺每100次進攻可以多拿 7 分!由 Manu 帶領第二隊成為聯盟中最恐怖的板凳大軍,馬刺二隊的效率(16.7)幾乎是第二名(小牛 10.6)的兩倍,當然這有一部份也得歸功於新到來的伙伴 Belinelli。從公牛投奔而來的 Belinelli 是少數第一年就融入馬刺體系的球員,來自義大利的他一樣有著國際球員的團隊合作特質,喜好分享球的風格球路也很適合馬刺,加上極高的籃球智商,好似 Manu 再版,而教練 Pop 也給予他馬刺板凳上最多的上場時間(25分鐘);他與 Manu 同時在第二隊上場時,加上 Mills 與 Diaw 所組成的國際大軍,傳導流暢、進攻犀利,有其他球隊先發實力的馬刺替補陣容,往往他們在場時才是拉開比數的時刻。Marco 還有一手精準外線,也同樣可以串聯維繫馬刺火網不墜,雖然說馬刺沒有合格的三號替補,使得 Manu/Marco 偶爾得暫代這個位置,但首輪面對小牛,小牛在三號位置並非主要的得分火力來源,因此這個部份馬刺並不用擔心替補小前鋒會有銜接上的問題,由騎馬刺小牛兩隊可能更多時候都是採取小號的陣容對決。

小牛的替補鋒衛部份,主要就是第六人 Carter 領銜,Carter 本季也有角逐年度第六人的實力,老經驗的他雖然年紀不小,但要來個扣籃仍難不倒他,但 Carter 主要的貢獻還是在進攻火力的銜接上,Carter 與 Ellis、Nowitzki 算是小牛陣中隨時都得在場的球員,因為他們算是小牛最有自主得分能力以及完成得分的三位球員,如果他們三個都不在場上,小牛的進攻可以說是當機了七成。Crowder 與 Ellington 在小牛是被定位成防守與三分球員,有點類似馬刺 Green 的定位,但看來成效都不彰,無法吃上太多時間,而小牛替補戰力的薄弱,在馬刺的豪華二軍陣容跟前,只能期待先發能夠儘量的多頂點時間了。

前場

先發大前鋒

Tim Duncan 37歲 / 15.1分 / 9.7籃板 / 3助攻 / 1.9阻攻 / 49%命中率

Dirk Nowitzki 35歲 / 21.7分 / 6.2籃板 / 2.7助攻 / 49.7%命中率 / 39.8%三分命中率

先發中鋒

Tiago Splitter 29歲 / 8.2分 / 6.2籃板 / 52.3%命中率

Samuel Dalembert 32歲 / 6.6分 / 6.8籃板 1.2阻攻 / 56.8%命中率

先發大前鋒 Duncan 與 Nowitzki 的對戰照理說是本系列的精華所在... 如果是十年前的話。當然兩人都還是維持極佳身手,但馬刺方面,Duncan 老早交出棒子給 Parker,自己已經轉居第二線,主力負責防守與籃板,進攻上則是策應以及中距離的角色,低位單打是偶一為之;相較之下,司機仍是明星球員數據,在擺脫上季的傷勢陰霾後,本季的數據非常亮眼,而且更有效率,鬼神般的命中率,加上神奇的單腳跳投仍是 NBA 一大神兵利器。

不過石佛與司機在雙方佈陣上不會互相對位,基於保護隊上主將,馬刺方面是擺出有高度也有機動性的 Splitter 來釘防 Nowitzki,希望可以用高度來給予德佬壓迫,而板凳上的 Diaw 也是屬於有速度也有點高度、更還有點噸位的防守球員,也是馬刺拿來防守 Nowitzki 的人選;若以上兩位都無法給予司機壓迫(畢竟想守住 Nowitzki 是不大可能的),那麼最後還有王牌 Leonard 可以來「伺候」德國人。本季四場交手,司機雖然命中率不差(48.4%),但得分下滑到 18.5 分,三分球更是只出手 6 次進一球。

司機與 Ellis 的擋拆威力非常的大,因為 Nowitzki 的射程可以讓防守者不敢放他太遠,這讓 Ellis 的切入更有破壞力,而 Ellis 的刁鑽切入,也一定程度的製造 Nowitzki 乃至外圍射手群空檔機會。

而 Dalembert 可能是小牛陣中唯一的禁區防守大將,小牛季前簽來就是希冀他的阻攻能力能夠複製 2011 年 Tyson Chandler 的成效,不過 Dalembert 不但防守上沒有 Chandler 那麼富有震懾力,在進攻上的擋拆配合上更是遠遜於拳王,使得 Dalembert 在進攻上的功用非常的低。不過小牛的內線單扛防守非常殘破,在 James 技巧太稚嫩、Blair 太矮,能夠力抗 Duncan 與 Splitter 低位的或許只有 Dalembert 了,如果 Dalembert 遭遇犯規麻煩的話...

而 Splitter 除了在防守上要努力去面對多才多藝的全能進攻武器 Nowitzki,面對司機防守的 Splitter,如果進攻如果能夠打開、或是能夠給予 Nowitzki 防守上的麻煩,或許是馬刺撕裂小牛陣容的一著好棋。Splitter 的檔拆也是馬刺進攻上的重點,他檔拆後平均每次可攻下 1.13 分,是聯盟第 26 名,在擋拆後 Splitter 通常是扮演順下接應衝擊籃框的角色,而小牛很可能採取的防守是有點類似於上季熱火的防守策略,在面對協防球員迅速補防禁區的同時,Splitter 如何破解或是將球傳導到外圍,會是馬刺三分火力能否發揮的原因之一,當然小牛的防守球員的抄截搶斷能力應當沒有熱火那麼出色,Spliter 在面對小牛的內線應當會有好的表現。

替補前場

Boris Diaw 31歲 / 9.1分 / 4.1籃板 / 2.8助攻 / 52.1%命中率

Jeff Ayres 26歲 / 3.3分 / 3.5籃板 / 58%命中率

Brandan Wright 26歲 / 9.1分 / 4.2籃板 / 67.7%命中率

DeJuan Blair 24歲 / 6.4分 / 4.7籃板

Diaw 是馬刺二軍中的重要角色,他的進攻策應能力,以及啥都能來一手的多功能性,讓他站穩馬刺的禁區第一替補,他在攻守上面對小牛的前場球員,應當可以有很好的發揮。

而小牛替補中鋒 Wright 的機動力,則是小牛戰力重要的一環,尤其他與德佬的搭檔效率驚人,但或許充其量是在進攻上會有好表現,Wright 的課題可能是如何扛住馬刺的 Duncan,畢竟 Wright 的身材有點單薄,在對上 Duncan、Splitter 甚至 Diaw 的低位進攻,能否順利扛下,是小牛禁區防線的關鍵之一。

而小牛另一個禁區替補 Blair,相隔一年後的季後賽之旅卻是對上老東家,只見 Blair 在推特上發表:「It’s on」

關鍵人物

馬刺 Parker:Parker 如果回復到去年的狀況,以他的速度、中距離、以及切入,絕對可以輕鬆撕裂小牛的後場防線,讓小牛從後場至前場的防守崩壞。

小牛 Ellis:如果面對 Leonard 的防守鴨立下,Ellis 的切入破壞力依舊,並能夠壓低失誤並撕裂馬刺防線,搭配司機的神射,小牛有機會偷下主場勝利。

預測

馬刺 4:1 晉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